国家提倡百姓买新能源车,为什么军车不换新能源呢?
想法优美,提问的勇气和角度都值得钦佩。
其实首先需要比较的是军用车辆和民用车辆的不同,从传统燃油车说起。
军车对用料、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标准不是任何一辆家用车可比拟的。如果在战争过程中车辆的小故障,也可能酿成集体毁灭性的后果。
比如在路上牛逼哄哄的悍马H2,售价6万美元,军用悍马H1,起步价14万美元,H2在设计、舒适性、配置、动力综合起来都能把H1吊打,但这就是军用车和民用车的区别。
记者***访过中国军用猛士的设计师,***说,军车对车辆的极限要求极高,就猛士来说,要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也就招之能来,来之能战,还要有底盘高强度装甲,车身轻度装甲,也就要有战场生存能力,但还要有起码的灵活性,这是它和装甲运兵车的区别,要有强大的车身强度和刚性,能满足极端气候和环境下的空中投放。
军用猛士的价格不知道,民用版价格是88万,所以说所有的豪华越野车在民用猛士前都是垃圾,在军版前基本都是渣儿。
我们再说回新能源。
特斯拉市值美国第一,比亚迪市值中国第二,这只不过是市场看好它们的未来,不论是特斯拉牛哄哄的maxwell超级锂电池,还是比亚迪汉裹挟而来的刀片电池,都无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局限。
新能源汽车基本的短板就是续航里程和电池安全,就这两样就断了新能源汽车军用化的可能,别说战场的枪林弹雨和崎岖地形,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而言,不起眼的磕碰就能导致车辆的自燃,纵然刀片电池被比亚迪包装成铁布衫护体,其实说白了也是浑身都是气门的十足脆弱。
民用时的安全和稳定都存在着争议,再去探讨军用基本上都是在浪费时间,不说别的,军用车基本上可以做到两年不用保养,也就是停在那儿两年不动弹,突发状况时能随叫随到,聊到这里,所有的新能源,包括特斯拉甚器尘上的火星皮卡Cybertruck,都已经没有了踪影。
哈哈你的想法好天真😂你知道军车用来干嘛的,军车是特种车辆,制造和设计都与社会车辆不同。他是用来保卫我们的家园,防止侵略者发动战争时,起着关键作用快速运输武器装备及人员的重要军事运输工具。
新能源车由于电能动力的限制,根本无法满足军车在关键时刻的运输保障。总不可能在战争需要时,跑800公里无电时停下来充3个小时的电吧,这样一切都是晚了。
国家提倡新能源是因为中国是贫油国,石油大半靠进口,用油越多,战略安全越低。
现在的主要矛盾在于新能源车的基础设施不全,冲电不方便,不能走长途。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在基建上想办法。
就电动车来说,要想走长途只能发展有线行车技术。建议国家出台电动车接触网行车技术标准,在高速公路沿线,架设低压接触网,让电动车可以在无限电能的驱动下,放心的行走高速,享受清凉,安静,清洁的长途旅行。
只有基建完善了,新能源电动车才会迎来真正的腾飞,并最终替代油车。
能否说说战争时期,电动汽车和燃油车的优劣是怎样的?燃油民用和军用车辆制造研发的关系是怎样的?
这两种技术应用于战争年代,那就涉及到了后勤的问题,战争时期,这两种能源谁能够供应及时,谁就会有前途,从能源的特性上来说,燃油汽车的能源补充较快,可能前景会更好一些,但是科技是不断进步的,最终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清楚,也许未来的燃油不是化石能源也说不定。
这个问题问得好。军用肯定要用燃油车,即使是新能源,也只能考虑氢燃料等。为什么军用不能用电动车?不是续航或充电速度的问题。充电是基于电网,即固定地点又连城电网,哪里经得起战争破坏和机动。就是电磁炮微波武器,也要考虑燃油发电来保证机动性。就连核电站都要考虑机动能力。
电力驱动是否能应用到军工,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有答案,如果看过“国策”这本书的话应该也会有些理解。
从***回到实际电力驱动是否能应用到军工?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排除现在也有在研发的可能。纯电的车型目前还没有具体信息,不过混动的军用车辆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YY一下,插电混动的式的轮式突击战车或者坦克以民用混动技术配套,这种运行模式就彻底改变了传统柴油动力隐蔽性差机动能力差的缺点。举个例子,模拟特殊的作战任务混动突击车在战场可以以接近0分贝的噪音和最低的热源接近目标,快速打击之后以混动模式100km/h+的时速撤离,这在曾经是不可能实现的方式。
其次包括超级电池的纯电潜艇、航母电磁甲板、以及配备的电力弹射系统,这些在未来的军事领域也许都是可以实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会绕开国之重器先用在民用市场,军事科技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至于传统能源自然也不会被淘汰,特种设备还是有很多依赖燃油。所以民用车的电气化也增加了战略石油储备,不管从哪个方向考虑这一轮的电气化涵盖了每个领域,也包括我们的阿兵哥。
如需帮助请关注:天和Auto,趣味问答[_a***_]推荐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