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国产和合资的电动汽车已经非常优秀并且物美价廉,就算贾跃亭造出FF,谁会买?
- 为什么有些自主汽车品牌倾向于研发纯电动汽车,而有些合资汽车品牌倾向于研发混合动力汽车?
- 目前上市的电动汽车15万左右在续航上为什么国产大都400公里以上而合资只有300?
现在国产和合资的电动汽车已经非常优秀并且物美价廉,就算贾跃亭造出FF,谁会买?
***总造的电动车属于高档豪华无人驾驶电动车车,目前BBA在电动车方面还没有走多远,至于BYD什么的国产厂商造的电动车都是一些低端车型,而且目的就是为了骗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估计***总的FF91还是会有市场的,希望***总继续奋斗还是会成功的!
先抛开FF91这款汽车,单单说一下国产以及合资的电动汽车。我认同这些电动车的价廉,但是他们真的物美吗?评价一款电动车的优秀与否,主要的核心评价维度是看电池容量\续航里程……
先说一下电动车的续航以及电池容量。电动车续航=电池放电量/能耗,所以影响电动车续航里程的主要原因就是电池容量和能耗。电池的容量越大其续航里程自然越远。而就国内目前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和合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基本维持在100-400公里范围内,电池容量基本维持在100Kwh左右,其相对应的价格也很低,确实能够满足中国部分注重价格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国内新造车势力的车型参数)
但是,电动汽车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充电基础设施问题,也就是是否有足够多的充电设施与这些电动车相匹配。燃油车有随处可见的中石油、中石化等等加油站作为强大的补给。而电动车则要受到充电桩限制,续航400公里从目前的充电桩基础设施的情况来看,小区域活动还似乎够用,但是跑不远,意味着当想要自驾长途旅行时,就要十分小心了。
其实问题不在谁造车,若车的性价比好又环保又智能,为什么不买?问题在于贾是个为实现个人想法而不择一切手段的卑鄙小人。他是如何坑金融机构,投资人的,如何坑他哥们儿孙老板的,让媳妇儿冲在前面对付江湖,自己在造车?问问钱哪儿来的?现逼得乐视现负责人去主管机构要求暂缓追债,虽心情可理解但行为有悖法律与社会准则。这些不都是因贾缘起的原罪吗?这种人造出的车谁敢买?
为什么有些自主汽车品牌倾向于研发纯电动汽车,而有些合资汽车品牌倾向于研发混合动力汽车?
首先,纯电动最大的推动原因是政策,这既有市场层面的,也有企业层面的。地方限行限购,逼着买纯电动,不然的话,你看看北京上海能有几辆电动车。
其次,自主品牌不像外资品牌,更容易转型,跟上顶层设计,外资品牌在中国只是售卖其全球产品,不排除因为中国越来越重要也出现了针对本土的产品。可关乎数十上百亿的技术路线,就没那么简单,尤其还是单一市场。可是中国的双积分政策缺恰恰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逼着这些外资企业投入EV和PHEV。
而日系车企更偏向于HEV(混合动力汽车),但由于丰田掌握着核心技术专利,因此中国不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但这确实目前阶段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最有效果的节能减排方式。
第三,从技术和电池发展水平来看,外资汽车巨头更加保守谨慎。毕竟,电动车发展还有非常多不成熟的地方。(看看大众也是从PHEV开始搞)
第一:纯电动想比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更为简单,单独研究一个方向,研发周期较短,研发成本相对较低。
第二: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过于复杂,而且混合动力汽车不仅需要蓄电池电动机等这些纯电动机构,更需要一套成熟可靠的发动机,来达到混合动力效果,而国产厂商大多数燃油的燃油发动机技术水平都相对不太稳定,所以就更别谈在这基础上另加一套电动系统,这是技术水平所决定的。
第三:套国家补贴。
第四:作为合资厂商,大多数有较为成熟稳定的燃油动力系统,而目前的电动技术水平还不足够成熟,那么合资厂商在自己原有的成熟燃油车上加装一套电动系统,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既达到排放要求,又能很好的解决纯电动续航里程短的问题,所以合资品牌更倾向于研发混合动力。
随着新能源车子的越来越普及,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未来一定会取代传统燃油汽车,而传统汽车对于发动机与变速箱等机械部件要求比较高,目前自主品牌能够独立研发燃油发动机的并不是很多,而随着新能源的到来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很多自主品牌开始向新能源发力,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入门门槛没有那么高,而且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1、自主品牌发力纯电动,以国家补贴及技术相对简单为主因。
2、合资品牌对市场的预测谨,燃油动力系统水平高,若退出油车系统成本太高,目前倾向混动车研发,在原有的成熟燃油车上加装一套电动系统,既达到排放要求,又能很好的解决纯电动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3、已有不少品牌厂商(如大众、宝马等)着力于未来市场,研发全新纯电动车,按时间节点在中国市场布局。自主品牌发力早,外资品牌实力强,未来纯电动市场,中外必有一场恶战!
可以说,整体新能源汽车方面,都似乎呈现出自主制造意识超前、合资与跨国制造商想法滞后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虽处在国际潮流的风口上,但事实却是技术瓶颈问题多多,这就使得一贯以稳扎稳打的国际制造,变得瞻前顾后。而从另一个方面讲,现有的传统大制造,跨国制造已投入成百上千亿资本,并建立了庞大的体系,仅一条流水线就是多少钱,想必是谁都清楚的!所以,他们的想法滞后,确实是从现实市场的盈利考虑。至于混动,恰恰处在传统制造的过渡阶段技术上,自然受到跨国制造上的青睐、也就自然而然了......!回答完毕!凌然
目前上市的电动汽车15万左右在续航上为什么国产大都400公里以上而合资只有300?
在新能源领域,在十几万的这个价位里面。国产车大多要领先于合资车。连丰田都要和比亚迪合作。关于续航,有很多人认为国产车都是虚标的。其实你看一下电量就知道了。合资车续航少,他的装备的电池的电量也是很少的。现在买车,买电动汽车,电池的电量最好不要低于50[_a***_]。除非你的是买菜车。买新能源车不推荐买合资车。合资车推出的电动版很少。是因为他们的燃油车根本就不愁卖。合资车在电动领域的经营时间很短,续航上达不到国产主流水平。目前国产车用锂电池的安全性也是很高的,应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买国产的纯电动汽车,是最好的选择。目前能够达到400公里以上主流续航水平的合资车都在几十万元。我是新能源车主。我用的是老款的纯电动汽车。比亚迪的宋Ev300。满电仪表显示270km。这个电量已经比朗逸的纯电的那个车电量要高很多了。朗逸纯电版,用的是国产宁德时代的电池。只有38.1度。而两年前的比亚迪宋Ev300的电量,为48度。而今年新款的宋proEV旗舰版已经达到了71度。但是很多人可能还会选择合资的车,是因为他们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