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考虑将作为电动车电池关键材料的锂列为有害物质,从热捧到严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因噎废食也莫过于此了
就目前来看燃油车的淘汰已是指日可待,谁能在新能源车辆上占得先机,谁就有可能站到二十一世纪技术的顶峰。虽然欧洲的汽车制造厂已经慢了一步,但依托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庞大的市场容量,后发先至绝非不可能的事。
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这个节骨眼上欧盟的表现完全“无愧”于猪一样的队友称号,抓住生产过程中可能的隐患,就***取因噎废食的做法,很可能彻底断送了欧洲后发先至的可能性,最终拖着整个欧洲一起慢慢沉寂。
为什么会如此,原因也很简单,欧洲虽说人口、地方不小,但是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群体。因此每个地方的人都只会站在本地区的利益说话,而现代工业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的组织必然是大集中,因此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好处没捞到,却有可能受到事故的伤害,凭什么要支持?
此外西方的议会制也是造成这一奇葩的原因,议员们选举时需要“博出位”才能吸引选民的注意,可是对生产组织的阻碍效应却要多年后才能逐渐浮现出来,站在各个想要竞选议员们的立场上会如何选择还用问吗?
多年来整个西方盛行“政治正确”,但是却没有人仔细考量因政治正确带来的额外开支如何摊销的问题。靠着老祖宗留下的深厚底子,一段时间里还可以转嫁到生产商那里,但是等到老祖宗的底子吃完后还会有人替你承担额外的开销吗?
显然欧洲人不愿想、不敢想,所以干脆就不想。在他们的眼里,欧洲以外的人就该是奴隶。虽说现在不能再叫奴隶了,但是从产品链的生产组织中就配承担初级加工的苦活、累活、危险活。老祖宗留下的全球生产加工的格局完全可以维持一百年不动摇,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祝欧洲的空想家们“好梦成真”。
发生了什么?利益变化呗。
因为中国、美国在新能源车领域已具备初步规模,未来会极大的威胁燃油车的市场,而欧洲的燃油车占据极高的市场份额,为了实现对新能源电车的遏制使出的卑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