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不受人待见?
我觉得一个新鲜产品普及必须具备两点,第一个是产品延续性,目前充电设备不完善及电池衰减后如何处理都没有一个很完善的方案出来。第二个是价格,同款车型纯电动车补贴后的价格比燃油车贵1到2万,消费者不会买单
比亚迪耕耘新能源十多年,三电技术和电池技术都是自己掌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但是很多媒体把刚起步接触新能源领域的劣质产品和比亚迪之类的一线产品混为一谈,导致“新能源”三个字名声不好。建议媒体以后报道新能源新闻的时候把各个厂商分好等级,出了问题详细说明是一线品牌还是垃圾劣质品牌。
我是一六年购买新能源四輪电动轿车,只用九个月在行驶中车头冒烟,我就下车打开车头盖,只见车头电线己烧焦冒烟,不到两分钟时间就燃起火苗浓烟滚滚烧成一堆废铁,我找了商家商家说要找厂家,𠂆家说要有消防监定书才陪尝,当吋我心中根本没有这方面信息而没有做监定报告,所以至今𠂆、商两家没有给我陪尝,起火时消防队及时赶到,时至己晚无法救援,记者、新闻跟踪***访,发表报刊登上电视使大多数都看到些事些景,反响极大。本人要求厂商两家对我损失赔尝,请网友给我指点,深表谢意!
主要是这几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电池续航方面
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电池普遍存在续航里程较短,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
2.充电桩数量方面
国内目前充电桩点严重缺乏,数量不足,限制了汽车的充电选择空间。
3.安全方面
少部分新能源汽车电池组在特殊环境下,可能自燃,给新能源车主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电动车的巡航里程太少 跑长途不方便 充一次电还挺久的 只适合城市代步 跑跑短途还是可以的 所以还是有大部分人会选择燃油车或油电混动
国内萎靡不振的DS上海车展一口气带来四款新能源,能提振销量吗?
DS的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推出新能源车型,其销量惨淡的根源在于品牌影响力太小,产品太少,还放不下身段以价换量,品牌影响和市场推广以及经销商体系建设堪称垃圾级别,简单而言就是几乎没有存在感,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机会和风险并存,但是消费者在买车时压根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个品牌。
DS真的应该学学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路虎这样同为二线豪华品牌的对手们,要么先大幅降价把销量和品牌影响力提升起来,要么就把个性张扬的品牌形象推广出去,要么把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水平搞上去,反正起码要有“一招鲜”,像现在这样DS的市场地位,如果不在这一两年内脱胎换骨,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
新能源车企们“割韭菜”,将不再能享受补贴,消费者还会买单吗?
作物成熟自然要收割,没有补贴是否能挽留消费者在于企业的态度。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到应该“收割”的节点,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生产核心部件能力的车企已经有了控制成本的能力,没有控制成本能力的车企也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去研发,但是在补贴的影响下会出现两种情况:
1、技术型企业不会去降低车价,因为有大批没有能力的车企。
2、不能控制成本的车企即使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但也没有选择去进行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价格居高不下、技术升级速度缓慢,其原因似乎是“补贴”,那么想要打破这一平和的不进步的局面只有取消补贴;取消后能放开车企的竞争淘汰部分企业,让优质***更集中,这样的优中选优、扶强扶优才能开始第二阶段的推进。
在取消补贴之后电动汽车的价格会有短期的小幅提升,在这一阶段销量会降低。其次购置税的补贴一旦结束新能源汽车销量会跌到冰点,选择一台车前后的差值可能在3万左右,为什么不去选择燃油车呢?
不过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同期总会有一些品牌走到边缘开始以极低的价格打破现有的平衡,价格一旦跌破现有体系整个[_a***_]则要开始不可逆的变化。
有实力的车企会同步调低售价、边缘车企会最后的疯狂,最终价格会跌落到比补贴之前还低;价格一旦走低其制造成本到底有多高公众总是看的明白,在低价之后则没有能力二次上涨,否则整个行业会再次进入冰河期且两度调整几乎不可能再消融,消费者不需要这种不诚信的车企。
还有一点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90%以上都是国产品牌,同系竞争更容易达成共识。
不过在2022年左右合资车企中会有多个一线品牌完成电动化转型,预计推出的车型会有上百台、价格覆盖大部分现有国产新能源汽车。一旦合资汽车价格与国产车达到同一水平线,高价则会不攻自破,届时从5万左右入门级到20万以下的轻奢级再次成为国产汽车的主要发力区间,涨价就是自掘坟墓了。
短期内看待补贴会是利空,长远的看反而是利好,至少对于消费者而言是这样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